斑點叉尾鮰出血病的治療方案和防控措施 [閱讀率:7265] | 09-02 |
一、斑點叉尾鮰出血病的癥狀表現鰭條、頭顱、眼睛、體表出現充血現象,腸道充血,脂肪、腎臟等可能有出血點,肝臟病變等病癥。[imG]upload/article/a2019090210174748.jpg[/imG]二、可能引發斑點叉尾鮰出血病的主要原因1、天氣突變,天氣反復,陰雨居多,導致水體中溶氧較低。2、水質惡化,亞硝酸鹽超標等。3、增氧設備開啟的時間以及數量不夠。4、池塘水環境變化太大。5、飼料投喂量過大,高檔料在苗子階段建議投喂量不超過3%,成魚階段不超過2%,長期高投喂容易引發出血病。6、養殖人員管理不當,比如池塘缺氧后還正常投喂(養殖管理一定大于疾病防控)。三、治療措施1、首先停料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北方大棚高密度養殖模式介紹 [閱讀率:25870] | 03-06 |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產品的需求也逐漸發生著轉變,常規的草魚、鯉魚等家魚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草魚今年的價格已經跌到了每斤三塊多的低谷,而一些不含肌間刺的魚,如鱸魚、斑點叉尾鮰、鱖魚等越來越火,特別是斑點叉尾鮰,今年的行情價格一路走高。北京、天津作為北方主要兩大消費市場,故相比其他地方擁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用溫泉水來飼養斑點叉尾鮰能成功解決其越冬問題,且能顯著提高產量,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紹北方斑點叉尾鮰大棚高密度養殖模式,如有不當的地方,歡迎大家的指正。一、大棚構建。 每個池子水深3~5米,面積2畝左右,上面焊接鋼構,覆蓋薄膜,坑內用磚鋪底,輔以70度溫泉水和18度涼水,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Aquaculture,氟苯尼考影響斑點叉尾鮰腸 [閱讀率:23922] | 12-13 |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Aquaculture的文章:氟苯尼考可改變斑點叉尾鮰腸道菌群的組成,包括條件致病菌的相對豐度,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8121323390661.jpg[/imG]腸道微生物群對于魚類在代謝活性、飼料轉化、免疫功能和相互作用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從而保護宿主免受病原體的侵害。盡管已經有一些研究利用16S rRNA測序或其他分子生物學方法對魚類腸道微生物群進行了表征分析,但對大多數的養殖品種來說,抗生素對腸道微生物的影響還有很大的空白。本研究通過設置實驗組(添加氟苯尼考)和對照組(未添加氟苯尼考),在給藥3天,6天和10天后分別取樣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疑似感染鮰愛德華氏菌病死亡一例 [閱讀率:31088] | 09-28 |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西山村楊老板,有幾個魚塘均主養叉尾鮰。其中一魚塘面積8畝,平均水深1.2米,配備三相1.5kw葉輪式增氧機一臺,主養叉尾鮰,套養鯽魚,花鰱和白鰱。2018年9月5日,楊老板致電豫翔水產技術員說:“最近幾天發現叉尾鮰不停有死,幾條到十幾條不等。一開始不太在意,但現在每天都死,還不見少,你還是過來檢查看看如何處理吧。”[imG]upload/article/a2018092815514043.jpg[/imG]豫翔水產技術員趕往楊老板魚塘,檢測水質:氨氮和PH值均在正常范圍內,亞硝酸鹽超過0.3mg/L。檢查死魚,頭部發紅,眼球突出,腹鰭和臀鰭充血發紅;有些魚頭部和眼睛發紅,眼球 [查看詳情] |
2號藥在斑點叉尾鮰急性出血病與套腸的應用 [閱讀率:30687] | 08-14 |
作者:馮林、王永東 7月中旬我接到德陽一客戶電話,反應其25畝主養叉尾鮰的魚塘發病了,可能由于大雨后漲水,污水進入池塘等原因,導致叉尾鮰出現少量死亡的情況。我及時趕到客戶魚塘檢查病魚并進行水質檢測,病魚主要表現癥狀為:鼓眼、充血、解剖后發現腸道套腸,鰓絲有鰓霉,無寄生蟲,水質亞硝酸鹽偏高,氨氮輕度超標。與客戶溝通了解到的情況:①客戶用的自配料,此前已經加工部分藥餌料在投喂。②飼料投喂量有點偏大,日投飼量達到了魚的5%左右。【處理方案及過程】①建議客戶按照說明書規定的用法和用量,外用水質解毒改良劑后,再用水霉克星全塘潑灑。②客戶自制的藥餌料喂到第三天時,死亡突然加大,每天死魚達到了700斤左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出血、突眼死亡一例 [閱讀率:32664] | 08-06 |
廣西貴港市慶豐鎮李老板有一池塘,面積25畝,平均水深2米,配備1.5KW葉輪式增氧機3臺,混養叉尾鮰,草魚,鯉魚。[imG]upload/article/a2018080615484662.jpg[/imG]2018年6月27日,李老板致電豫翔水產技術員說:“現在叉尾魚每天死兩百多條,草魚和大頭也各有幾條死,盡快過來檢查一下,看是什么問題?”豫翔水產技術員掛斷電話后,攜帶顯微鏡等工具趕往李老板魚塘。到塘頭,正遇見李老板在打撈死魚。技術員巡塘一周,發現塘邊仍漂有死魚,打撈幾條進行檢查。外觀死魚的鰭、眼眶等充血出血,眼睛突出,剖檢內臟充血出血,部分出現套腸現象。鏡檢鰓部等無寄生蟲。[imG]uplo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疾病防治 [閱讀率:36914] | 06-07 |
昨天去看了一家養斑點叉尾鮰魚的,魚是從烏江拆網箱拉回來的,因為長途運輸,損失了有幾千斤魚,后來經過陸續用藥,控制了死魚。一周前,早上缺氧浮頭后就陸續出現死魚,剛開始死亡量不大,但溫度一升高,突然死亡量就加大了,且現在叉尾鮰價格上漲,老板一下就亂了。問了一通下來,有說用原粉的,有說用這種藥的,有說用那種藥的,其實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老板中途換藥,確定了用藥方案,藥效肯定是要幾天才見效的,最怕用藥后今天死亡沒減少換一種藥,明天還沒有減少又換。1、斑點叉尾鮰最難治的就是斑點叉尾鮰病毒病(CCVD) ,病魚癥狀:病魚垂直懸浮于水中。病魚皮膚及鰭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解剖可見腹水。鰓絲發白,眼球突出。解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魚塘管理操作實務篇 [閱讀率:43217] | 06-01 |
一、 物資管理 根據池塘固有財產和進出庫物資進行管理,池塘固有財產如(發電機;增氧機等)記錄并備案。對流動財產進行管理如(藥品;飼料;魚苗)記錄并備案。[imG]upload/article/a2018060115362554.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8060115362954.jpg[/imG]二、技術管理辦法按照技術員指導,根據池塘環境和魚病每個星期測水,每月進行打樣,根據水質情況和魚體制情況,制定相應的調水方案和投喂方案及預防疾病的措施。在每次測水后進行記錄并備案,根據技術員指導對用藥進行記錄并備注使用方法。2.1藥品使用方法清塘藥品:生石灰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水霉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閱讀率:37832] | 05-04 |
水霉病又稱膚霉病,低溫期常見寄生于魚體表傷口處或魚卵表面,菌絲生長出體表,肉眼可見灰白色棉絮狀物,水溫5-26℃都可以生長,最適13-18℃,養殖動物受傷后感染水霉菌導致游動失常、食欲減退,甚至瘦弱而死,屬于繼發性疾病。每年春季,湖北地區就會有較多的斑點叉尾鮰魚塘出現爛身、爛尾進而發生水霉病的問題,分析其主要原因及處理方案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8050420130468.jpg[/imG]斑點叉尾鮰水霉病一、發生水霉病的主要原因1、氣泡病損傷魚體,繼發水霉病。主要是因為開春水淺,大多數池塘水深不足1.5米,池塘小藻類大量繁殖,天氣晴好時,藻類光合作用產氧能力強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病例分享:魚病治療,發現越早,越好采取措施 [閱讀率:35826] | 05-02 |
地區:四川涼山州德昌縣養殖條件:魚塘養殖戶:李老板 【發病情況】李老板是我去年在德昌建的一個二級點,他自己有2個養殖池,一個池12畝另一個50多畝。發病魚池50多畝,主養斑點叉尾鮰。去年11月中旬該魚塘賣了一部分斑點叉尾鮰2萬多斤,到了2018年2月池塘中還剩余2萬斤左右。發病初期病情還不是很嚴重,李老板自己認為是冬天動網后的后遺癥,所以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外用消毒處理。到了2月末病魚死亡量猛增,達到了每天200~400斤不等,我到現場對水體的理化指標進行了檢測,無明顯的超標現象,病魚體表兩側和尾部有潰爛,肛門紅腫,解剖發現有腹水,肝臟較好,根據此情況我建議李老板用新魚肝寶+止血靈+菌復康配伍 [查看詳情] |
春季斑點叉尾鮰成魚大量死亡 [閱讀率:36393] | 03-22 |
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神山地區盧老板,有一個斑點叉尾鮰養殖池塘,面積14畝,平均水深1.6米,4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見圖1),白天開2臺,晚上開3-4臺。該塘多次賣魚又補放魚種,存塘量不明確,現平均規格1斤左右,投喂本地廠家的羅非魚料。 2018年2月17日,“回南天”,見鮰魚死亡5尾,減少投喂,每天晚上6點喂一餐,80斤沉水料。 2月21日,死亡量增加,每天死亡20多尾,當天使用聚維酮碘消毒劑。 2月22日,死亡30多尾,加河涌水30-40公分。 2月24日,低壓悶熱,死亡400多尾,使用“碧水安(5kg)”3瓶。 2月25日 [查看詳情] |
春暖花開,水溫回升,警惕鮰魚腸套疊! [閱讀率:25369] | 03-14 |
在我國,斑點叉尾鮰養殖已經歷二十余年,鮰魚養殖行情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回望近幾年,2014至2016年在常規淡水品種價格低迷時期,鮰魚市場還能維持較好行情,因而刺激更多養戶選擇該品種,短短兩年時間我國鮰魚養殖總量翻了一番,成為眾多養殖戶追捧的品種,到目前已發展到我國大部分省市,其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和廣東等地區均有大面積養殖集中區域。但是,2016年美國頒布相關政策法規,對鮰魚的養殖、加工、出口、監管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出口量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庫區、河流網箱大量拆除,成魚在短期內涌入市場,多種因素最終導致2017年鮰魚價格一度崩盤,全年持續處于低迷時期。據行業內分析,經 [查看詳情] |
冬天水庫網箱養殖鮰魚施用阿維菌素造成死魚原因分析 [閱讀率:19870] | 03-06 |
先了解一下阿維菌素是什么東東?阿維菌素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農用或獸用殺菌、殺蟲、殺螨劑。也稱阿滅丁。阿維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學大村智等和美國Merck公司首先開發的一類具有殺菌、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的十六元大環內酯化合物,由鏈霉菌中阿維鏈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發酵產生。阿維菌素在水產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水產用阿維菌素溶液適用于魚類單養或者魚、蝦、蟹、蚌混養使用,對水產動物的線蟲,吸蟲、蠕蟲以及體表和鰓絲寄生蟲的甲殼類寄生蟲有驅殺作用,主要滅殺中華鳋、錨頭鳋、魚虱、車輪蟲、斜管蟲、小瓜蟲、指環蟲、孢子蟲等,也可用于滅殺水體中的替他有害蟲類(水蜈蚣、松藻蟲、鐵甲蟲、螞 [查看詳情] |
早春時節鮰魚養殖池塘管理方案 [閱讀率:16407] | 03-01 |
經歷了艱難的2017年,鮰魚養殖迎來了新的春天!在2018年初,鮰魚價格復蘇,2斤鮰魚漲至7元左右, 1斤左右的鮰魚漲到了6.2元/斤。然而,每年3-4月份對于許多養殖戶是比較痛苦的月份,持續的陰雨天、起伏的溫度、虛弱的體質、酸化的底質、兩蟲兩菌等等,稍微不慎可能導致你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天門海大專門對于華中地區的氣候以及養殖現狀,推出鮰魚養殖早春池塘管理方案。一、早肥水經歷了一個寒冬,部分池塘里已經沒有“肥”了,許多池塘水已經渾濁了,加上3-4月份持續的陰雨天、氣溫變化劇烈,對于鮰魚應激非常大,容易造成鮰魚在水中打攪,損傷,從而造成水霉病;同時水瘦,水溫低,都不利于鮰魚開口、體質的恢復。因此 [查看詳情] |
白露節過后,斑點叉尾鮰養殖你做好預防了嗎? [閱讀率:23924] | 09-21 |
廣西貴港市西山鎮楊老板,有一張30畝魚塘,平均水深1.6米,主養斑點叉尾鮰,套養花白鰱,叉尾鮰存塘量2萬斤左右。2017年9月7日,楊老板致電豫翔水產貴港店技術員,說今天又死了1000斤左右的叉尾魚,快來檢查看看怎么處理?掛掉電話后,技術員立馬趕往楊老板魚塘,先進行水質檢測,氨氮、亞鹽、PH值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放眼望去魚塘水色呈墨綠色,透明度較低,20公分左右。取3尾剛死亡的叉尾鮰進行檢查,外觀叉尾鮰體表無明顯病癥,剖檢發現其中一尾肝臟有出血點,一尾肝臟呈土黃色,鰓絲鏡檢都無蟲。[imG]upload/article/a2017092122161952.jpg[/imG][imG]uplo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出血、套腸等情況死亡一例 [閱讀率:23840] | 09-15 |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長排(達開水庫)連老板,養有12箱叉尾魚,規格為0.3~0.5斤/尾,魚苗于2017年4月份投放。 2017年8月29日,連老板到豫翔水產石龍店進行詢問,說他的叉尾魚這兩天出現死魚,每天都有幾十條,要用什么藥治療?因連老板沒有帶魚樣與水樣出來檢查,也說不出死魚病癥等情況,所以豫翔水產的技術員沒有立刻給出治療方案。聯系另一位技術員到連老板的網箱進行檢查,尋找病因再對癥下藥,隨后連老板就先回去了。豫翔水產技術員計劃當天下午趕去連老板的網箱進行檢查,但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無法到網箱進行檢查。第二天一早,技術員急忙趕到連老板的網箱,到網箱巡視一周發現:12個網箱 [查看詳情] |
內服保健降低斑點叉尾鮰魚種小瓜蟲病死亡 [閱讀率:18986] | 08-03 |
河南省中牟縣狼城崗鎮一養殖黑鮰(斑點叉尾鮰)土塘,老池底,面積8畝,水深1.2米,配3臺葉輪式增氧機(圖1)。4月初放黑鮰苗2萬尾,密度2500尾/畝,規格20尾/斤。 4月15日,晴,水溫11-19℃。鮰魚吃料不好,有很多魚游塘、“趴邊”,(圖2),體表有白點和黃色黏液(圖3),鏡檢小白點為小瓜蟲寄生。塘主反映放苗后兩天就有死魚,每天死亡約30尾。建議白天多開增氧機。 4月16日,晴,水溫11-18℃。死亡30尾左右,外潑“激活”1.5包/畝,內服“LY-生命素”1瓶。 4月17日,死亡30尾左右,外潑一種中藥成分的殺蟲調水藥,內服“LY-生命素”1瓶。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魚種感染小瓜蟲大量死亡 [閱讀率:20683] | 07-27 |
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鎮一主養斑點叉尾鮰魚種池塘,面積10畝,水深1.5米,2臺3kW葉輪式增氧機(圖1)。7年沒有清淤,2016年5月放斑點叉尾鮰烏仔20萬尾,當年投喂13噸飼料,預計鮰魚存塘1.5萬斤,規格7-8尾/斤。當年9月魚吃食不好,采用多種方法處理沒有明顯效果,10月發生一次細菌性敗血癥,死魚500斤左右,規格10尾/斤。花白鰱在12月已經出售,存塘少量花白鰱,規格在0.5-1斤/尾。 2017年3月12日塘主帶魚到藥店檢查,反映連續2個月每天死魚3-5尾,水溫16℃,塘口觀察發病魚在水面呆滯緩慢游動(圖2)。檢測水質指標:氨氮0.6mg/L、亞硝酸鹽0.05 mg/L、pH [查看詳情] |
難治療?鮰魚發病率升高,但這個方法,已成功治愈2萬斤魚 [閱讀率:21274] | 05-22 |
文 | 圖 天門海大 王兵兵一、鮰魚養殖情況全國鮰魚每年產量不足40萬噸,目前鮰魚95%消費主要在國內市場。隨著國內鮰魚消費的興起,2015-2016年鮰魚價格高漲,全國各地鮰魚養殖面積迅速增加,其中廣東、江蘇、河南等地增加明顯。鮰魚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西南、重慶、西安、北京等地,但是西南重慶地區主要消費小規格鮰魚,其它區域需求2斤以上的大鮰魚,由于上半年雨水天氣嚴重影響投喂,導致鮰魚規格偏小。導致目前鮰魚市場呈現小規格鮰魚供大于求,大規格鮰魚供不應求,鮰魚苗種滯銷,鮰魚價格低迷的現象。二、2017年鮰魚疾病暴發潮近兩年,由于鮰魚種質退化,高密度養殖,鮰魚疾病越來越多,鮰魚疾病呈現發病復雜,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開春管理技術要點 [閱讀率:18740] | 03-24 |
[imG]upload/article/a2017032421483370.jpg[/imG]購苗入塘前的準備,主要作用是預防病蟲害,減少死亡量。具體方法如下:1.取魚苗3-5條用顯微鏡鏡檢鰓部體表否有寄生蟲,2.解剖魚觀察腸道是否飽滿厚實3.長途運輸魚苗應激反應嚴重,在下車前每個罐車中放入應激寧3型,水產復合多維(100-200g)浸泡半個小時及時抗應激促進黏液的恢復。4.魚塘放苗要提前在塘中潑灑應激解毒靈,進一步改善入水環境,減少魚苗的應激反應。間隔一天使用一次,總共潑兩次。 購苗入塘后的方案,主要作用是抗應激,截斷細菌感染,提高魚苗成活率。具體方法如下:前兩天馴化,嘗試投料,魚苗下塘3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養殖過程中套腸病等病害用藥方案 [閱讀率:17441] | 03-01 |
斑點叉尾鮰作為名優魚,為大家帶來了良好的收益,近年來養殖密度的增加,魚病問題也逐漸突現,今天為大家介紹斑點叉尾鮰的常見疾病。 斑點叉尾鮰病毒性疾病, 病原:斑點叉尾鮰病毒病(CCVD) ,病魚癥狀:病魚垂直懸浮于水中。病魚皮膚及鰭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解剖可見腹水。鰓絲發白,眼球突出。解剖后肝,脾,腎有出血斑。解剖腸道無食物。水溫30度左右易發生。 該病只能通過魚體自身的免疫力,在疾病流行季節內服板藍息毒敏一袋+黃芪多糖拌40-80斤料加強自身免疫力,每間隔20天用一療程5天。 處理方案:保證溶解氧是關鍵,其次改善外部條件, 全效底改片一袋8畝+有機酸解毒霸一瓶3畝 內服:黃芪多糖+酶肽電解多 [查看詳情] |
環孢素A對斑點叉尾鮰皰疹病毒增殖的影響 [閱讀率:16698] | 01-14 |
斑點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重要的特種水產養殖魚類,深受消費者青睞。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集約化程度日益提高,養殖環境惡化,斑點叉尾鮰病害日趨嚴重,其中由斑點叉尾鮰皰疹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引發的斑點叉尾鮰皰疹病毒病(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CCVD)危害最大。CCVD的暴發造成魚苗、魚種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且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給斑點叉尾鮰的養殖生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大量研究表明,環孢素A(CsA)對多種病毒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關于CsA對CCV的作用尚未見報道。本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養殖過程中的疾病管理方法,這些都齊了! [閱讀率:18497] | 01-06 |
隨著國內對鮰魚的消費的增加,近幾年來鮰魚的價格一直較好,養殖也比較紅火。從2015年來國家的拆網箱,使鮰魚養殖量有較大的下滑,池塘養殖越來越多,而近期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政策越趨嚴格。所以針對鮰魚疾病的防控,一定要適應時代的趨勢,既要考慮對疾病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又要考慮成品魚作為食品的安全性,更要考慮養殖的高效益性。[b]鮰魚的特性[/b]1.無鱗魚;2.底棲雜食性;3.腸道短,在體長的兩倍,有原始形態胃,腸道前后大小不一;4.趨弱光性,6度以上均攝食;5.對氨氮、亞硝酸鹽比常規魚敏感。[b]容易導致鮰魚發病的外環境因素管理[/b]氧氣:鮰魚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魚池底層,而底層也是首先出現氧債的區域 [查看詳情] |
四川和湖北斑點叉尾鮰魚苗孵化方式對比 [閱讀率:15226] | 12-28 |
四川眉山和湖北嘉魚是斑點叉尾鮰魚苗的兩大產地,占全國斑點叉尾鮰魚苗產量的95%以上。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2大魚苗產地斑點叉尾鮰孵化方式。孵化設備:使用孵化設備的目的是保證魚卵的溶氧避免魚卵損壞,提高孵化率。眉山斑點叉尾鮰孵化采用在孵化池中段使用隔離網,網下面安裝微孔增氧裝置,魚卵直接放置在網上,和以前使用鐵質筐來盛裝魚卵的傳統孵化方式,孵化率有明顯的提高。湖北嘉魚是采用飼料筐盛放魚卵,使用機器葉輪轉動攪水去除孵化產生的雜質和增氧。孵化用藥:眉山地區基本孵化都是使用硫酸銅單一藥品來抑制水霉的生長。湖北地區的孵化環節采用的藥品為復合型,3種藥(二硫氰基甲烷、水楊酸、香連溶液)混合使用。孵化率:四川 [查看詳情] |
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皰疹病毒檢出一例 [閱讀率:8073] | 12-02 |
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黃草壩鄉一河區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網箱規格6m×12m×4m,水深60-70m,無增氧設備。2014年12月底放規格60-70尾/斤的斑點叉尾鮰苗種3萬尾,投喂配合顆粒飼料,2016年5月下旬平均規格1.5斤/尾。 2016年4月底,該養殖網箱斑點叉尾鮰開始發病死亡,剛發病時水溫26℃,平均每天死亡70-80尾。發病期間內服“氟多力”、“三黃散”、“出敗康”、磺胺類抗菌藥、多維等,均無明顯效果。 5月25日到現場檢測,測定水溫28℃,當天死魚60尾。從網箱中撈起兩尾發病的斑點叉尾鮰,外觀可見多處皮膚點狀潰爛(見圖1)。解剖見鰓組織出血(見圖2),腹 [查看詳情] |
想要養好鮰魚,這款專用功能性飼料不可或缺 [閱讀率:9919] | 11-03 |
傳統的鮰魚專用料只滿足其快速生長,降低飼料系數,往往忽略了鯽魚對疾病的抵抗力、抗應激能力。鮰魚專用功能性飼料——“鮰腸健”由全球最大水產飼料生產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通威股份水產研究所傾力打造,核心技術是改善鮰魚腸肝循環,其集腸道菌群穩定、腸道粘膜修復、改善腸液和消化液分泌,肝細胞修復與再生、抗肝臟纖維化和脂肪化,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力和抗氧化應激能力、促進生長等作用于一體的功能性飼料。該飼料提倡健康養殖,提高養殖品種安全;同時提高鮰魚成活率,使養殖戶達到增收的效果。產品主要特點(1)免疫強化添加免疫增強劑,如酵母細胞壁、免疫蛋白粉,刺激鮰魚頭腎組織、修復損傷腸道,提高鮰魚免疫應激 [查看詳情] |
應對“春季斑點叉尾鮰爆發性死亡”疫情,過冬的技術措施有哪些 [閱讀率:13526] | 10-17 |
[imG]upload/article/2016101715132586.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101715141284.jpg[/imG][imG]upload/article/a2016101715254820.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101715255316.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101715260157.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101715260769.jpg[/imG]作者:禾晨科技 朱秀和 [查看詳情] |
白露關斑點叉尾鮰魚苗疾病預防 [閱讀率:7581] | 09-12 |
背景白露節氣,素有“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說法,就是形容白露節氣后氣溫變化速度快。作為水產從業者,都知道草魚苗難過“白露關”,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鮰魚苗似乎不怕“白露”,但是2015年的9月份的一波疾病讓仙桃鮰魚苗養殖戶損失嚴重,疾病特點:發病率高、死亡量大、難治愈、易復發。事實證明,鮰魚苗也怕“白露關”。[imG]upload/article/a2016091220472850.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091220473562.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091220474161.jpg[/imG][imG]up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混養鯽魚,總畝產近萬斤 [閱讀率:13641] | 09-06 |
[b]其中叉尾鮰畝產量達8000斤左右,鯽魚和其它魚約800斤[/b]■達人檔案養殖達人:朱運國養殖地點:廣東三水養殖品種:叉尾鮰養殖秘籍:防為主勤調水,舍投入重管理 記者 李航 2012年跟哥哥來廣東養魚的朱運國,眨眼間進入水產業已有4年,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勤學習、擅思考的他現在談起技術已頭頭是道。拜過師傅,參加過不少行業交流會的他坦言,水產雖然門檻低,看著簡單但其實“道道”很多。 2015年開始,覺得精養風險太大的他,一邊縮小養殖規模方便管理,一邊選擇了叉尾鮰和鯽魚為主的混養模式來降風險提效益。在改變養殖模式和細心管理下,2015年下半年開始,他的基地產量大幅提高,畝產預計可達萬 [查看詳情] |
廣西武鳴地區斑點叉尾鮰細菌性處理案例 [閱讀率:8467] | 08-30 |
前言近期華南地區連連降雨,洪水問題嚴重危害到斑點叉尾鮰的養殖,斑點叉尾鮰喜靜喜清,因此在河流急劇漲水的情況下易出現急竄、減少或停止攝食,嚴重時出現機械損傷及并發癥。因此與華港業務精英陳云彰一起到經銷商、養殖戶中解決斑點叉尾鮰慢料、發病等問題。簡介走訪地區:南寧武鳴區寧武鎮服務人員:華港陳云彰、魚來魚旺呂振全現階段問題:慢料、腐皮發病病因:氣候及水體突變引起魚體應激急竄造成機械損傷并發細菌感染腐皮。發病癥狀:尾鰭腐爛,皮膚出血發紅,體表傷痕較多養殖密度及魚體大小:1000尾每箱4*5,平均兩斤左右。投喂量:每天100斤每箱。投喂量為5%。[imG]upload/article/2016083023 [查看詳情] |
高溫誘發新病:斑點叉尾鮰暴發“一點紅”出血病治療實例剖析 [閱讀率:11280] | 08-24 |
“一點紅”病,即愛德華氏菌病,在無鱗魚中多見,尤以黃顙魚為甚,斑點叉尾鮰養殖中未見報道,2011年12月湖北縣仙桃通海口地區發生的斑點叉尾鮰腸道出血病似有相似之處。一旦發生,對池魚危害極大,往往造成重大損失。我們在養殖生產中遭遇了特殊高溫條件下兩例斑點叉尾鮰暴發“一點紅”出血病的情況,經區別情況,分別對癥用藥,徹底治愈。現將具體治療經過剖析如下,供業界同行參考。[b]一、基本情況[/b]發病池塘位于江蘇省射陽縣雙洋閘北側,228國道(原老海堤)東側,解放軍副食品基地淡水場內,分別為4#塘(面積為200畝)和2#塘(面積為100米畝),水深2.0米,底質為沙壤夾黏土,池塘灌排分開,淡水由八丈河 [查看詳情] |
江蘇大豐潘承林:鯽魚養殖集中區,他卻對鮰魚情有獨鐘 [閱讀率:10654] | 08-21 |
通心社記者 彭玲 發自江蘇鹽城探訪時間:8月19日下午13:30探訪地點: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探訪對象:大豐養殖戶 潘承林在水產養殖業發達的江蘇鹽城,由于沿海岸線地勢平坦,易圍海造塘,早在六七十年代已形成大規模養殖。這里分布著眾多集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養殖場,池塘單個面積大都在100畝以上,且以養殖鯽魚為主。今天探訪小組拜訪的這位通威老板卻另辟蹊徑,對鮰魚養殖情有獨鐘,并且通過多年摸索形成“股份制”養殖模式。他叫潘承林,是大豐通威的經銷商兼養殖戶,年輕帥氣,且自帶“儒雅”氣息。談起自己的水產事業,潘老板的話匣子就打開了。2009年,他開始從事飼料經銷,4年下來,銷量已飆升到5000噸,思 [查看詳情] |
蔡紅兵:一次大膽嘗試,讓他三個月凈賺百萬元 [閱讀率:16285] | 08-19 |
探訪時間:8月18日上午8:30探訪地點:江蘇射陽縣探訪對象:江蘇巴大養殖戶 蔡紅兵波光粼粼的湖面,延伸到遠方,藍天白云下魚兒歡快地搶著食,來到射陽縣蘆葦開發水產養殖基地,我們見到今天的探訪對象——蔡紅兵老板。蔡老板今年51歲,從事水產養殖16年,當年從國有企業下崗,經熟人介紹進入水產行業。“干一行愛一行”,這是他的信條,于是在養殖頭兩年,他因先進的養殖技術和驚人的成效獲得鹽城的“下崗再就業先進模范”,這個殊榮射陽縣就一個名額,他的突出表現就在于打破傳統粗放養殖,率先使用顆粒料、投餌機,實現效果跨越式增長。“我把養殖當做一份偉大的事業去做,所以行業一旦有先進的東西我就大膽去嘗試”蔡老板對新生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魚疾病防治案例 [閱讀率:15735] | 08-15 |
(8畝叉尾魚塘每天死亡200多斤,三天控制下來)【池塘情況】廣東省上橫,養殖戶姓名:冼財榮,養殖面積8畝水深1.5米,養殖品種:斑點叉尾鮰,混養大頭魚,鯽魚。飼料投喂量一天喂3包,每天一餐,魚的大小平均在1.1斤左右,每天死亡數量在200斤左右,已經連續死亡3天。臺風過后,魚開始大量死亡。[imG]upload/article/a2016081522214052.jpg[/imG]【癥狀】水質的各項指標:pH值7.8,氨氮0.1,亞硝酸鹽0.2,體表充血,口腔的上下顎紅腫出血,鰭條有大量充血。解剖發現,脂肪肝輕微,胃有腹水,腸道發紅,剪開有大量的血水,吃料緩慢。每天的死魚達到200斤左右。客 [查看詳情] |
鮰魚苗種池塘藍藻處理案例分享 [閱讀率:9458] | 08-12 |
背景鮰魚卵黃苗價格的高漲,讓大部分的養殖戶望而生畏,遲遲不敢打苗進塘,清塘結束后的培苗池子許久未管理,近期持續的高溫,催生了大量藍藻,養戶缺乏進苗前水質處理,進苗后發現藍藻與苗共存,苗子體質弱,比較常用的殺藻方案在此刻顯得力不從心,經過近期池塘藍藻跟蹤生物防治給了養戶曙光。案例詳情頭號村代師傅,鮰魚苗子池10畝,水深1.2米,6月27號放苗40萬,進苗第三天打電話邀請檢查水質,水色呈淡白色,下風有死藻形成浮膜,初步判斷為藍藻。測量水質,PH在9.0左右,鏡檢發現大量的顫藻,其它藻類基本沒有。問題處理方法與步驟:6月30日上午8點: 4包黑精靈+3瓶3201 [查看詳情] |
如何在鮰魚產量大幅增加及上市前抓住高利潤空間的機遇呢? [閱讀率:12670] | 08-04 |
由于鯉魚急性爛鰓病頻發、草魚行情低迷等原因,部分養殖戶開始尋求轉養其它品種。近年來鮰魚逐漸打開了內銷市場,需求量上升,以其堅挺的市場價格和高的利潤空間吸引了養殖戶的目光,養殖戶的養殖熱情開始高漲。根據全國斑點叉尾鮰苗種產量推測2016年鮰魚商品魚的產量在30萬噸左右,河南地區約占14%。如何在鮰魚產量大幅增加及上市前抓住高利潤空間的機遇呢? 2016年8月2日,河南通威將鮰魚養殖集中區域的鄭州和武陟兩地用戶組織起來進行斑點叉尾鮰養殖技術交流會。通過區域經理、示范戶的現場講解和實地參觀投喂現場的方式,兩地用戶在投喂技術、用料選擇及養殖模式上進行了深入學習交流。[imG]upload/artic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養殖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閱讀率:25091] | 07-05 |
斑點叉尾鮰在華中、華西片區是主養產品之一,近年來多次受到暴發性疾病的困擾,給養殖經營造成較大損失。以下為斑點叉尾鮰幾種常見疾病的主要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b]一、斑點叉尾鮰病毒病[/b] 1.病原:鮰皰疹病毒。 2.癥狀:此病的主要癥狀是鰭條基部和皮膚充血,眼睛外突,鰓絲發白,腎臟紅腫,肝臟發白,脾臟腫大,腹部膨大、積水。魚尾向下、向上,懸浮于水中,出現間歇性的旋轉,沉入水底衰竭而亡。該病通常是在水溫較高的夏季危害魚苗或魚種,受感染的魚多為體長小于 10cm或體重在10g 以下的魚苗或魚種。魚苗自然感染時可在3~7d 內全部死亡;3~4個月的魚種也曾有流行,但大個體魚感染的死亡率低。[im [查看詳情] |
鮰魚裂頭爛身處理成功案例 [閱讀率:11337] | 07-03 |
1、基本情況時間地點:2016年6月15號 湖北省仙桃市五湖場5號溝 養殖戶蔡先生養殖品種:紅鮰 規格、放養密度:12塊錢一斤買入18000斤,規格5 兩-1斤半不等池塘條件:20畝水面 水深1.6米養殖模式:精養模式天氣情況:陰雨水質情況:發病當天亞鹽0.4 氨氮0.2 ph7.6,水色渾濁 有機質較多2、發病情況發病時水質、天氣:發病時期水質指標亞鹽超標 天氣連續陰雨,天氣極其不穩定溫差較大。癥狀:鮰魚體表眼球突出充血,鰭條充血,魚體中部從內往外潰爛,鰓部無蟲,鰓絲發白,解剖魚體內臟大部份充血,肝臟發白并帶有點狀充血點,腸道充血并有套腸。[imG]upload/article/a2 [查看詳情] |
要想養好鮰魚,如何護理腸道才是關鍵 [閱讀率:9074] | 06-21 |
進入15-16年,鮰魚養殖一改常態,變得難養殖,尤其是進入2016年,從3月份到6月份很多鮰魚發病從沒有間斷過,進入6月份,本該是鮰魚保投喂拉規格關鍵時期,然而不間斷的發病嚴重影響投喂。繼《驚!4、5月份鮰魚出現全國性發病,為什么唯獨胡場鮰魚安好!》這篇文章,闡明鮰魚養殖過程中腸道的重要性,6月份海大服務團隊繼續關注鮰魚發病與腸道的關系,通過對一直發病池塘鮰魚與未發病池塘鮰魚腸道韌性對比,發現腸道韌性好壞與鮰魚發病有很大關系。1.腸道韌性檢測方法(檢測中腸的韌性)[imG]upload/article/a2016062122180819.jpg[/imG] 方法:解剖分離鮰魚腸道, [查看詳情] |
【起捕熱水魚】30℃高水溫干塘起捕撈斑點叉尾鮰技術要點 [閱讀率:9425] | 06-16 |
[imG]upload/article/a2016061616355381.jpg[/imG] 在生產中因需要轉塘或魚價高時難免在高溫時需要干塘起捕斑點叉尾鮰,高溫干塘起捕斑點叉尾鮰風險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損失,在現實生產中養殖者也出現偶有干塘起捕斑點叉尾鮰死亡的情況,甚至在冬季低溫時也會出現。筆者在6月8日30℃以上干塘起捕斑點叉尾鮰獲得成功,并且魚還正常養殖成功。現將30℃高水溫干塘起捕斑點叉尾鮰技術的原理與要點介紹如下。[b]一、水溫對斑點叉尾鮰的生理影響[/b]溫度是隨著時間與空間變化而變化的環境因子,它不僅影響水體的許多理化因子,而且直接影響斑點叉尾鮰本身的生理活動,受水溫的制約與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病害連發三年,他們如何攻破難關? [閱讀率:10304] | 06-07 |
2014年4月初,四川有養殖戶養的斑點叉尾鮰爆發了一種流行性傳染病,發病魚腹部、吻端、眼睛充出血明顯,肛門紅腫,剖解后可見脂肪有出血斑或出血點,肌肉出血、脂肪肝、胃腸道內壁充出血明顯,腸道內有大量紅色或白色粘液。該病發病快,死亡率高,流行范圍廣,發病后3-5天達高峰期,死亡率高達90%以上,一旦發病養殖戶魚塘幾乎全軍覆滅;截至4月23日,僅樂山清平、普仁地區有10萬斤斑點叉尾鮰因該病死亡,經濟損失高達75萬元以上。該病采用常規治療完全無效,養殖戶束手無策,整個斑點叉尾鮰養殖區域處于一片恐慌。2015年3月下旬,該病提前到來,席卷整個樂山斑點叉尾鮰主養區,造成大量的魚死亡。2016年4月初,該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出血病、套腸病處理案例 [閱讀率:10660] | 05-25 |
[imG]upload/article/a2016052521382867.jpg[/imG]池塘情況:湖北洪湖大沙陳老板,池塘面積26畝,水深平均1.3米,養殖鮰魚為主,套養花白鰱、鯽魚,鮰魚平均0、2斤/尾,共3萬尾。池塘問題:5月10日鮰魚死亡嚴重,檢查水質亞硝酸鹽、氨氮、PH都比較正常,水質渾濁,無透明度。近期用藥情況:已經投喂其他廠家三黃散+肝膽利康散+多維5天,5月8日用強氧化劑改底,5月9日使用生物肥。鮰魚死亡近一個星期,且死亡有上升趨勢;5月10日經過鏡檢無蟲,頭部充血嚴重,眼球突出,解剖有明顯的套腸現象,打開投餌機發現飼料臺周圍有很多頭部充血、眼球突出的魚;當天鮰魚死亡300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海豚鏈球菌病與爛尾病的防治方法 [閱讀率:9795] | 05-20 |
1、爛尾病【病原】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溫和氣單胞菌(A. sobria)等引起。【主要癥狀】患病魚漫游于水面,攝食減少或停食。初期尾柄皮膚發白,繼而尾鰭分叉、腐爛(圖1),直至尾柄肌肉潰爛(圖2),嚴重時可見骨骼。[imG]upload/article/a2016052014420760.jpg[/imG] 【流行情況】爛尾病多發生于養殖水質污濁、養殖密度過高的池塘中,在苗種拉網鍛煉或分池、運輸后,因操作不慎,尾部受損傷或被寄生蟲損傷后容易發生。發病季節大多集中于春季與初夏。該病常繼發真菌感染。【防治措施】①第一天全池潑灑“精品一元笑”或“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細菌性敗血癥的防治方法 [閱讀率:10519] | 05-19 |
【病原】已報道引起斑點叉尾鮰細菌性敗血癥的病原菌有: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溫和氣單胞菌(A. sobria)、維氏氣單胞菌(A. veronii)及魯氏耶爾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前三者為氣單胞菌屬的細菌,后者為耶爾森氏菌屬的細菌。耶爾森氏菌屬(Yersinia van Loghem 1944)為腸桿菌科細菌的成員,革蘭氏陰性直桿菌,兼性厭氧。流行水溫15~18℃。氣單胞菌屬(Aeromonas)為弧菌科(Vibrionaceae)細菌的成員,革蘭氏染色陰性,兩端鈍園的直桿或球桿菌,以一根極端鞭毛運動,兼性厭氧。從2月到11月,水溫9 [查看詳情] |
防治斑點叉尾鮰套腸 可以試一試治療型飼料 [閱讀率:10103] | 05-17 |
2016年4月,湖南常德、湖北天門、洪湖等斑點叉尾鮰主養區域爆發套腸病,養殖戶死魚現象增多,洪湖通威技術服務人員及時在飼料中添加斑點叉尾鮰免疫增強劑——泰康3,有效將鮰魚死亡量從每天2000斤成功降至50余尾/天。此前,通威曾陸續在全國斑點叉尾鮰主養區域推出具免疫增強效果的鮰魚飼料,并將其統一命名為“鮰腸健”。[imG]upload/article/a2016051709241393.jpg[/imG]“鮰腸健”全程添加動保產品泰康3,具有調節鮰魚體質、強力抗菌解毒、腸道修復與調理的作用,通威股份動物保健研究所建議,每年3-5月、8-10月鮰魚病害嚴重季節務必全程使用功能性飼料。其實早在2011 [查看詳情] |
四五月份斑點叉尾鮰魚苗泛塘處理案例 [閱讀率:8331] | 05-16 |
客戶基本信息武漢新洲地區楊師傅鮰魚養殖池塘:水面:15畝水深:1.4米水源:河水底泥:25-30cm厚增氧機:1臺(3kw)。2015年12月20日放苗:鮰魚14000(8-10尾/斤)尾;白鰱180-200尾/畝(10-15尾/斤); 花鰱20-28尾/畝(3-5尾/斤)。問題描述開春之后隨著氣溫的回升開始投喂飼料,在2016年4月16日,天氣多云,下肥:磷肥3包(100斤)+碳銨1包(100斤),第二天早晨水色突變,池塘邊有大量的魚腥味,魚苗開始陸續死亡,判斷為泛塘。到塘口化驗水質,水質理化指:pH:8.0;亞硝酸鹽:0.6mg/L;氨氮:1.5mg/L。[imG]upload/articl [查看詳情] |
斑點叉尾鮰套腸癥的防治方法 [閱讀率:9875] | 05-13 |
套腸癥即“腸套疊”,“腸套疊”是指魚類的部分腸管及腸系膜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的一種絞窄性腸梗阻,嚴重時會引發腸斷裂,出現腸脫現象,即脫肛。【病原】汪開毓等(2006)報道為嗜麥芽寡養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劉金玉等(2008)報道為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童桂香等(2009)報道為嗜水氣單胞菌(A. hydrophila),薛峰等(2010)報道為約翰遜不動桿。 表1、叉尾鮰套腸癥的主要癥狀[imG]upload/article/a2016051315 [查看詳情] |
四五月份鮰魚出現全國性發病,為什么唯獨胡場鮰魚安好! [閱讀率:8338] | 05-13 |
——海聯科3103+3505內服恢復體質效果好一、回歸歷史,總結經驗(仙桃胡場) 2015年4月中旬的胡場鮰魚死亡事件讓胡場鮰魚養殖戶損失慘重。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大家都在思考發病的原因,當時各種推測都有:病毒性的出血病引起;水質污染惡化引起;寄生蟲引起等等,但都沒有確實的依據. 回到2016年從頭開始的時候,胡場的養殖戶們開始變得謹慎,飼料穩定投喂,做好內服工作,做好肥水/改底工作。2016年3月份海大技術服務人員積極參與鮰魚打樣工作,發現鮰魚3月份最大的隱患問題就是腸道問題(腸道薄、腸絨毛少)。針對3月份嚴重的體質問題,海大推廣海聯科3103+3505內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