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類的“大魔王”蛭弧菌又火了!水產養殖中能經常看到它! |
出處:水產熱點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10-12 22:26:00 |
水產養殖中,魚蝦的細菌病暴發是養殖戶頭疼的問題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育苗池中弧菌大量繁衍,含量過高;另一方面是魚蝦在惡劣水環境中,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大量病菌侵襲體內而引發各類疾病。 為此,針對水產養殖中的細菌病,各類水產動保產品應運而生。其中,蛭弧菌作為微生物制劑范疇中的產品,成為對抗細菌病的選擇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蛭弧菌就開始應用在水產養殖上,但由于技術尚未成熟,一段時間后便銷聲匿跡。
隨著近幾年水產動物的疾病多發、行業對化學消毒劑的態度變得謹慎,人們開始尋找生物消毒劑用以替代,加上多年的技術和工藝沉淀,有企業重新將蛭弧菌推廣開來,才再一次在行業上嶄露頭角。

發現至今只有57年歷史,控菌效果明顯
蛭弧菌也叫噬菌蛭弧菌,屬于細菌界變形細菌門蛭弧菌科蛭弧菌屬。據悉,蛭弧菌是在1962年由Stolp和Petzold首次發現于菜豆葉燒病假單胞菌體中,隨后從土壤、污水中都分離到了這種細菌。也就是說,蛭弧菌從發現到如今只有57年的時間,在不少領域包括水產行業應用得風生水起。
蛭弧菌類似噬菌體,能夠吞噬掉病原菌,蛭弧菌比細菌小,比噬菌體大,能寄生并溶解病原菌。蛭弧菌對于宿主菌的裂解過程一般分為五個步驟:識別、吸附與侵入、定位與合成、復制、裂解。
蛭弧菌除了能裂解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等常見的細菌,還能寄生于變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及氣單胞菌屬等一些病原菌,對病原菌的裂解能力明顯高于其他一些普通細菌。此外,蛭弧菌還能夠延緩病毒性疾病的暴發,目前在水產養殖方面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蛭弧菌受追捧,但市場上產品優劣參半
如今,市面上各種蛭弧菌產品琳瑯滿目,有液體蛭弧菌,有粉劑蛭弧菌,還有蛭弧菌凍干粉,蛭弧菌因其具有良好的控菌性,受到眾多動保廠家以及養殖戶的追捧。
但在實際運用中,根據養殖戶的反饋,同樣是蛭弧菌產品,有的產品用的很好,有的產品用的卻見不到效果。因此蛭弧菌也受到一定的質疑。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摻和了假冒的蛭弧菌原料,比如用芽孢桿菌來代替蛭弧菌,自然就難以體現出效果。
對于寄生型蛭弧菌而言,溫度和氧氣是其限制的條件。寄生型蛭弧菌生長,一般要求pH6.0~8.5;溫度23℃~37℃,低于12℃,高于42℃時均不生長;蛭弧菌的繁殖是需要氧氣的,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溶氧環境。
有研究表明,在養殖過程中添加蛭弧菌,可以起到疾病防治、提高成活率、增加體重體長和凈化養殖生態環境的效果。有業內人士認為,蛭弧菌可以代替且優于抗生素,不產生抗藥菌株和藥殘,不少動保廠家也往這方面研發。近年國內有一些企業大手筆進口蛭弧菌生產設備,繼續深耕這一領域,力求做到規模化生產以及質量的穩定。

因生物安全風險,未能進入國標
雖然蛭弧菌的功效得到不少人的認可,但其暫時還是沒有得到國家政策的肯定。據悉,相關部門禁止蛭弧菌的批文號,禁止其做獸藥用,因此蛭弧菌只能微生態制劑的非藥品的身份流通于市場。
“蛭弧菌可以殺滅弧菌,但從生物安全的角度考慮,擔心蛭弧菌萬一發生基因突變,也殺其他的菌,比如殺芽孢桿菌、乳酸菌等,從而引起生態的失衡。所以這也是蛭弧菌不在國標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一種防范風險的考慮。”有業內人士透露。
據悉,2005年開始獸藥地方標準升國家標準后,一些沒有升為國家標準的原漁藥和一些未參加“升標協作組”的企業,便將一些產品以“非藥品”名義出現于市場上,也就是如今市面上的水產動保產品。
水產藥品要遵守明確的國標,而非藥品則遵守企標即可。因此,當前蛭弧菌還是有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有人認為,最近幾年蛭弧菌的效果還是得到了養殖終端的驗證,但長期而言,由于政策的傾向,蛭弧菌產品的前景還未明朗。
來源:水產熱點(Shuichanredian)
(本文已被瀏覽 7843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