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養平均畝效益1.5萬元,畝均產560公斤,“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實至名歸 |
2019-10-12 20: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8586 次
我要評論 |
| 金風送爽碩果香,魚肥蝦美蟹正黃。10月12日,“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中國博興喬莊白對蝦節”在“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隆重舉行,全面展示了喬莊白對蝦品牌特色。活動以“魚米之鄉,生態喬莊”為主題,并將廚藝比拼與文藝表演、技術交流和論壇巧妙結合,共包括開幕式、博興白對蝦病害防控技術交流會、博興縣農特產品展示、首屆喬莊白對蝦廚藝大賽、首屆中國博興白對蝦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論壇、喬莊白對蝦品鑒宴、博興觀光考察等七部分,使得這一節慶活動不僅精彩紛呈,而且香飄四溢、沁人心脾,吸引白對蝦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廣泛參與、交流合作。
 開幕式入口
本次活動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漁業協會、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中共博興縣委、博興縣人民政府主辦。博興縣農業農村局、博興縣文化旅游局、博興縣漁業服務中心、喬莊鎮人民政府、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承辦。
 開幕式現場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原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趙興武,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中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處長宋丹丹,原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林國華,濱州市人大副主任呂德章,濱州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成江,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邱希敏,博興縣委副書記、縣長呂明濤,博興縣人大主任劉方太等領導出席開幕式。活動還邀請了中國水產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淡水漁業研究院等專家出席。
 喬莊白對蝦精養塘鳥瞰圖
在喬莊,放眼望去,阡陌縱橫,不計其數的紅頂房、成方連片的精養蝦塘星羅棋布。據悉,喬莊鎮是山東省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喬莊鎮的白對蝦產業,經歷了20年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走出了一條規劃先行、產業興旺、優勢特色的產業振興路子,探索出了鄉村振興的喬莊模式。如今,這里池塘精養平均畝產達到560公斤,平均畝效益在1.5萬元左右,2018年最高畝產1385公斤,規格14.5頭,單價34元,產值9.4萬元,畝效益7萬多元。涌現出榆林、鮑王、黃家3個白對蝦收入過1000萬元,譚家、蒼上、河徐、蔡寨、三合、姓黃等10個收入過500萬元的村;20個純收入過50萬元、1000個純收入過10萬元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專業戶。
啟動儀式上,多個對喬莊鎮白對蝦養殖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專家和優秀鄉土人才受到了表彰,同時,還舉行了“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授牌儀式等活動。

中國漁業協會趙興武會長為博興縣獲得“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授牌
 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左)為喬莊鎮獲得“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稱號授牌
 喬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舒德明(右)與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左)簽訂品牌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喬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舒德明與山東京博控股集團董事、博興三一食品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晉鑾(左)簽訂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園區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劉洪仁與博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方太為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揭牌
 山東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劉玉升與博興縣政協副主席安長東為特色產業基地揭牌
 博興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孫戰勇與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普為漁業產業分院揭牌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原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趙興武,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邱希敏為獲獎者頒獎
 博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傳禮,博興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田春麗為獲獎者頒獎
 博興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呂明濤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博興縣全面開啟淡水養殖“二次創業”,加快推動品種向高端化、服務向一體化、管控向智能化轉型,現已形成以南美白對蝦為主,美國加州鱸魚、澳洲龍蝦等特色品種齊頭并進的養殖格局。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8.5萬畝,白對蝦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精養池塘面積3.8萬畝,魚蝦混養面積1.2萬畝),產值8.6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榮獲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博興對蝦”“麻大湖毛蟹”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獲得中國國際現代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辦好一個節會,壯大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首屆中國博興喬莊白對蝦節的舉辦,必將對進一步放大博興“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的品牌影響力,促進漁業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博興將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高效設施漁業、生態循環漁業和綠色健康漁業,堅定不移提品質、創品牌、強鏈條,奮力譜寫出產業振興的新篇章。
 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德章在致辭提到,濱州是傳統的農業市,農產品產量占比達42%,2008年一產增長值占全市GDP漲幅8.8%,是全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博興縣委縣政府將三農工作擺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綜合施策,推進農村經濟組織化、示范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經濟動能。喬莊鎮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把小對蝦做成了大產業,托起了全民下的扶貧之路,開創了生態發展的特色之路,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由衷地為博興人、喬莊人點贊。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巡視員林國華在致辭中指出,白對蝦是博興縣淡水養殖優勢主導產業,辦好白對蝦節不僅有利于擴大和提升博興白對蝦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也有助于增強白對蝦產業文化內涵,充分展示博興人民多年來的勞動成果和豐收喜悅,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群眾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姿態投入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去。豐收的季節托起振興的希望。希望博興縣各級干部群眾以此次對蝦節為契機,繼續在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品牌效應、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辛勤耕耘、久久為功,用心用力做大做強對蝦產業,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博興樣板”!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原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趙興武在致辭中生動地談到:博興喬莊既好又美。“走遍四面八方,最好還是博興喬莊”,博興喬莊地好、水好、空氣好,環境好,生態好,園區好,蝦塘好,人更好,博興喬莊的白對蝦特別好,綠色、放心、安全,國內一流,世界領先;“走遍東西南北,還是博興喬莊最美”,地美、水美、空氣美,環境美,生態美,園區美,蝦塘美,人更美,博興喬莊的白對蝦特別美,價廉質優,味美暢銷齊魯和國內,“不是為博興喬莊打廣告,大家看了吃了就知道”。
 喬莊鎮黨委書記高潔發布《喬莊鎮白對蝦產業發展規劃》
據規劃介紹,喬莊通過實施現代化標準化養殖池塘改造,對低洼荒堿地進行開發,不與農爭地。通過水利設施配套、電力設施建設等相關措施,改善養殖條件,提高生產能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通過科學、立體、健康的養殖模式降低養殖成本和風險,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到2025年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保持在3.2萬畝,重點打造相對集中連片的高標準養殖基地,養殖產量達到3萬噸,品牌白對蝦貢獻率達到80%以上,良種覆蓋率超過90%,行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使喬莊鎮成為全縣現代漁業發展的集中區和示范區,全省最大的南美白對蝦產業基地、省內及全國主要的南美白對蝦產業集群基地、具有影響力的高效生態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基地和良種繁育培育基地,最終把喬莊鎮建成產業結構優化、布局科學合理、科技水平提高、生態環境文明、經濟實力強大、競爭能力突出的漁業產業強鎮。


 文藝演出 開幕式中,文藝演出以豐收鑼鼓表演《黃河船夫》拉開序幕,以宣傳喬莊白對蝦為主題,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美輪美奐的歌伴舞《相約喬莊》、舞蹈《花開盛世》和激情洋溢的詩朗誦《喬莊,是一個瑰麗的故事》等節目把節慶活動氣氛再次推上高潮,贏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喬莊白對蝦品鑒宴
 領導嘉賓來到黃河文化展示區巡視 活動期中,領導還巡視廚藝大賽區、博興農產品展示區、黃河文化展示區等,不時駐足詢問,并稱贊參展博興農戶所帶來的各具特色的農產品。


 領導嘉賓在博興農產品展示區巡視
 首屆中國博興白對蝦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論壇
作者:水產養殖網 汪楊
|
|
|
|
資訊分類 |
 |
|
|
|
|